上世纪80年代的校门


2012年新修的大门

  (地大之声记者徐燕 通讯员屈璐)1978年,16岁的王同学离开家乡,来到武汉地质学院学习。毕业后,王同学留在母校任教至今。40年来,他和很多人一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亲历了学校的巨大变化。我校从一所地质单科院校发展成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如今的地大,是一座生态型的美丽大学,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如今,全校师生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阶段性办学目标而努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全景


如今的校园全景  (资料图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地质学院一路南迁,最终定址武汉南望山下,师生们与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冲天的干劲、巨大的激情,在南望山下建设新校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生在机房上课


如今的机房

  “改革开放初期,学校规模不大,只有孤零零的几栋楼,校园里都是泥土路。教学设施很不健全,有些实验、教学设备都是师生们动手 ‘开发’。那时学校周围都是农田,夏季夜晚,教室里灯火辉煌,田野里蛙声阵阵,真有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王老师回忆道。


地大隧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校实现了快速发展,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篇章。2003年,学校开通了“高校第一隧”的南望山隧道,校园东、西、北三区连为一体。进入隧道,一眼就能望见400米外的阳光。隧道内,鱼龙贯尾的壁画,均出自学生之手。


北区大门

  穿过隧道,占地300余亩的北校区与东湖连成一体,运动场、校训广场、校训墙、湿地景观等,可同时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和休闲需求,成为东湖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高空看北区大门,仿佛一个巨大的笑脸,迎接五湖四海的学子。


如今的标准化操场

  从南望山顶俯瞰地大校园,一座近15000平方米、铺着标准化塑胶跑道的的操场,让王老师不禁想起大学时“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的体育课。毕业典礼、开学典礼、运动会、早读、跑步、踢足球、玩飞盘、练跆拳道,如今的西区操场早已成为师生学习和运动锻炼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无数师生的汗水与荣耀。


旧体育馆


体育馆新貌

  在操场旁边,修葺一新的体育馆正静静等候着王老师的到来。每到闲暇时刻,王老师就会来到这里的羽毛球馆,和师生们切磋球技。与学校的其他体育设施一样,2012年翻新的攀岩馆从来不乏前来“挑战”极限的师生。今年11月,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学院在这里成立,将为国家登山户外运动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40年来,我校体育运动迅速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餐厅

  从体育馆锻炼出来,师生们揣着校园卡,就可到食堂就餐了。西区学一食堂、学三食堂、清真食堂、北区学一食堂、东区食堂……相比建校初期的食堂,遍布东、西、北区的各具特色的食堂,以其完善的服务设施设备、良好的就餐环境、美味的食物,为师生们的健康提供保障。


院士长廊

  操场不远处,本世纪初期修建的院士长廊,展现了每一位院士的风采,清晰可见学校的办学历程。王老师只要路过这里,就会驻足观看,以此来激励自己。地大人都说:“入学的时候,路过院士长廊,不敢多看一眼,满满的自卑。毕业的时候,路过院士长廊,努力多看一眼,满满的自豪。”


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图书馆


新图书馆大楼

  入学以来,图书馆就存在王老师的记忆中。2015年1月,经过精心修缮之后,一个馆舍面积为2.7万余平方米的智能化新图书馆开馆运行。师生们无论是进出图书馆、借还图书,还是预约座位、电子书借阅、使用自助设备扫描文印,均可以通过校园卡完成。图书馆是书香校园建设的大基地,浓浓的书香浸润着师生心灵。


逸夫博物馆

  从图书馆走出来,就可见2003年建成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它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000余平方米。馆藏标本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的化石、矿物、岩石、宝玉石、矿石、地质构造等珍贵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精品近3000件,是国内重要的科普基地。每当进入博物馆,王老师都感到非常骄傲。在此之前,博物馆位于原图书馆一楼内,展出面积、藏品数量、服务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


“四重门”校园文化景观

  从西区大门向东,王老师来到了东区最显眼的大片绿地上。在这里,八十年代建造的露天电影院已成昨日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2010年修建的、名为“四重门”的校园文化景观。和那些华丽的文化景观相比,“四重门”朴素但不乏感染力:四块印度红的长方形岩石,围成一个正方形,每块岩石上分别镌刻着:北京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这24个字,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游泳池


如今的现代化游泳馆

  在“四重门”左边,一栋高约15米、长约75米的白色游泳馆很快映入王老师的眼帘。昔日设施简陋的游泳池,被四季恒温的现代化游泳馆代替。尤其是游泳馆顶部数百盏的LED灯与池水辉映,宛如星空,颇有诗意。


化石林

  在“四重门”的东面,占地1500平方米的化石林,吸引了众多师生、校友、社会人士的前来观赏。每当和校友或同行经过这里,王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地当导游介绍。这片化石林由147根树化石组成,来自辽西、新疆、内蒙古等地,以及美国、印尼、缅甸、蒙古等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异地保存的化石林,由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于建校50周年和60周年校庆时分两批捐赠。它融观赏、科普于一体,有些树化石经由切片、打磨,制成了直径约1.3米、周长约4米的化石桌面。用手触摸1.5亿年前的化石树,仿佛时空穿越到地球古老的昨天。


今年投入使用的教学综合楼

  沿着化石林一路往南,王老师的目光被一座高77.34米的教学综合楼所吸引。随着今年五月的投入使用,这栋年轻的大楼,已然成为地标式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师生频繁出入西区、东区,成为鲁磨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学综合楼总建筑面积70493.75平方米,包括A、B两座19层高的主楼和一栋4层高的附楼C座,建有同声传译室、语音室、多功能阶梯教室、视频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室、办公室、全人防地下室、大容量地下车库等,是我校史上体量最大、高度最高、层数最多、功能最全的单体建筑,可同时容纳万名师生在这里上课、学习、工作。


喻家山庄远景图

  从教学综合楼往东眺望,可见一片红色的高层建筑群,它就是2014年交付使用的喻家山庄,它和南望山庄一起,是教职工们温暖的港湾。


建设中的新校区

  从南望山到光谷未来科技城东部,27公里的路程,连接着洪山校区和未来科技城校区。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学校将把它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现代大学校园。王老师也将搬往新校区,在武汉市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昔日的教室


如今的现代化教室

  风雨兼程四十载,砥砺前行四十载,四十年前,当时南望山下还是武汉的荒郊,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南望山下的中国地质大学已成为颇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今天的校园风景如画,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教育、科研、文化氛围浓厚,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建筑群落,为莘莘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漫步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内,随处可见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大学生在身边穿行。王老师感慨万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学校的办学环境、承担的功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图片由屠傲凌、刘妍慧、张玉贤、游金彪,大学生记者团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