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国家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地质精神、地大品格”为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力量。
两个转变 人才培养领域不断拓展
新生军训,朝气蓬勃
今年9月27日,我校布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从1978年春录取四年制本科生887人,到2018年秋季招收4456名本科生:从相对单一的13个本科专业到如今横跨8个学科门类的65个本科专业;从单科性地质学院到“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40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校实现了由单科性院校向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的转变,由本科教育千人院校到本科教育万人大学的转变。这两个深刻的变化激发着地大人更加昂扬的奋斗激情,致力于探索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要优势与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建设道路。
从建校到80年代中期,我校一直是一所与地矿行业对口的单科性院校。1990年后,我校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在1998年以后,通过专业结构重组和改造,专业类别由原来以地矿类为主的专业结构转向地学、资源、环境、工程技术为优势,人文、管理、经济、法学、材化、数理、电信、机械等适度综合的学科专业体系。2004年制订专业规划,指出今后五年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应遵循“适度发展、合理设置、丰富资源、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形成体系健全的多学科专业结构、良性的专业发展机制。
近10年来,我校寻找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科增长点,以此支撑新兴学科专业,形成了“依托地学学科优势,走依托—交叉—创新—拓展学科专业”的发展思路。学科专业拓展有三种模式:一是地学前沿方向拓展新学科专业;二是地学的应用领域拓展新学科专业;三是地学与其他专业交叉拓展新学科专业。无任是用哪一种模式增设新专业,都是在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培植,待到基本成型后“裂变”,着力扶持,最终成为一个成熟而富有活力的新专业。
目前我校拥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的65个本科专业,地学类理科和工科专业依托学科的优势,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地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技术为优势特色,理、工、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专业格局,为建设特色鲜明、适度综合、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时俱进 地学人才培养薪火相传
1978年,恢复高考后首批428名1977级新生迈入学校校门。1978年春,学校录取四年制本科生887人,在校生达到2280人。1978年,学校除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原有专业外,又增设了地震地质班和坑探工程班。
李同学就是恢复高考后的一名大学生。谈及当初入学时的经历,他感慨万千:“我是高中毕业就被录取的,但我的同学大多来自厂矿、农村、社会各行业,绝大多数具有社会经历,我们都十分珍惜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学习动力十足。”
改革开放之初,大批新生入校,他们满怀着献身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豪情,埋头苦读。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加班加点印教材、编讲义,研发教学科研设备,在讲台上将知识尽情传授给学生。“这是一种传承,我的老师为我们撰写讲义,而我将其中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本科毕业后,李同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留校任教至今。他说:“看到这些特殊的教材总能想起当年的老师,想起那些艰苦的时光,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在经历迁校建校的考验后,1978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意见》中确定了第一批88所全国重点院校,我校恢复为全国重点院校。这是对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肯定,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在中国高等地质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1995年建立地质学专业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这是全国仅有的4个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校先后在1999年、2002年、2006年、2011年、2015年对“人才基地管理办法”修订论证,不断优化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基地班毕业生中已出现了一批地学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1996年在原地质矿产部支持下,校部共建、联合开办的培养地质工科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适应新世纪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及管理战略需要,着眼于矿产资源国内国外两种市场竞争,以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和国际型新型地质工科人才为办学宗旨。资源学院连续承办“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16年来,以该基地建设为契机,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型地质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在青年学生中厚植爱国主义信念,播撒矿产资源开发理想,铺设人才培养之路,培育服务国家之才。
一年一度的“身边的化学”实验展演活动,探索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为探索地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开始,学校开设地质工程实验班、地质与地球物理实验班、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班等。地质工程实验班以“第一课堂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锻炼”作为主要抓手。第一课堂重在加强课程的顶层设计,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强调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境界。第二课堂的锻炼重点依托“产学研”与“学研产”,以导师制和“六个一”管理机制为保障开展,培育学生“大工程观”理念,强化工程文化的熏陶,增强人文素质与国际视野。地质与地球物理实验班大量探索培养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备地球的基础知识,掌握研究地球圈层的主要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技术,在整体上和不同的时空尺度上理解、模拟和解释固体圈层(地核、地幔、地壳)的结构、物质与能量交换及其动力学特征,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认识环境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及大型人类工程的环境评价等服务。水资源与环境工程试验班致力于培养一批以地球科学为基础,兼备水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突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管理与组织才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培养的人才也响誉业内。
为探索地学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学校2007年开始实施以“李四光”命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李四光计划”,每年选拔40名左右的“李四光计划”学员,以跨学科学习与自主学习为特征,实行导师制和完全学分制。历经十年的大胆探索创新,有383名学员加入“李四光计划”这一团队。259名学员免试进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985高校”、我校地学学科以及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其中直博(硕博连读)的比例达到了22%,多名同学有海外学习经历。如今,已有273名优秀的毕业生走向了各行各业,他们中有些远赴重洋继续求学;有些不忘初心,带着自己最初的科研理想逐步成为科研路上的后起之秀;有些走向了不同的专业领域,并在领域内崭露头角。
40年来,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如中石化总裁马永生院士、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周大生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宗文等,平均每1000名地学类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地学类毕业生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特别是“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地学类毕业生建功立业的日益明显的使命选择。优秀毕业生事迹和典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诸多媒体多次报道学校毕业生乐于奉献、扎根西部基层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展现了毕业生服务社会、建功立业、敢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开拓创新 一流本科建设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本科生培养模式变革,大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严格教育教学过程管理。1980年是学校建设重要转折的一年,邓小平同志及国务院对学校工作的指示,使学校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1981年,学校工作强调以教学为主,充分发挥教研室等教学研究组织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1981年6月,学校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聘请了一批热心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兼职研究人员。1983年,学校提出了“以教学为主,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中心,发挥培养人才、发展地质科学、社会科技服务三项功能”,提出了“爱国心与责任心强、计算机与外语能力强、基础理论强、管理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的“五强”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改变“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1983—1984年间,教师们纷纷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考试命题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例如,《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围绕“学为主体、开发能力”的问题,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石油地质学》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设法“端掉学生在学习上的大锅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普通地质学》以口试进行课程考核;《结晶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等课程的任课教师,探索并逐步形成了“自学—精讲—多练”、“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自习—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开放式教学”、“三段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校紧紧抓住“211工程”建设和大学扩招的机遇,开始了由单科性地质学院向以地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人文与管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信息工程学院等先后成立,大学计算中心、微机实验室、外语语音室等教学实验室相继建立,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相继涌现,为学校本科教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1年,我校和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六所高校开始联合办学,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为学生跨校选修、辅修、攻读双学位和实现校际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迄今已有3900名学生获得第二学位。2005年,广州军区与我校签订共同培养军队干部协议,并成立了驻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2007年开始,学校还试点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结合学生专业兴趣与基础能力,通过前期的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现代技术的基本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增强专业选择自由度。学校陆续开设了空间信息实验班、土地资源管理实验班、信息安全国际班、英语+工商管理双学位班及大气科学菁英班等新的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目前全校有近30个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跨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专业融合型转变。
地球科学菁英班参加科学交流营活动
为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2012年与中国科学院9家科研院所建立“C2科教战略联盟”,建立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平台,成立李四光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每年寒暑假,李四光学院的学生开展“走进中科院”活动,亲身体验科研院所的工作环境、学术氛围和育人模式。在协同育人这一模式的培育下,地球科学菁英班连续三届180名本科毕业生中,近80%的毕业生以保送或考研的方式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37.22%的学生进入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36.67%的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各所,6.11%的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地球科学菁英班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多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竞赛中获得佳绩。
近年来,学校还开展了以“工作性实践”为重要环节的应用性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启动了地质学(地调)、资源勘查工程(矿调)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根据专业基础及行业优势,深入推进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1年以来,一批本科生深入到安徽、江西、贵州、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区一线地勘生产单位开展了“工作性实践”,结合具体生产任务做毕业设计,得到了合作单位、教师、及学生的高度评价。
为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校2015年与爱课程网等课程平台合作,建设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线课程中心”,课程中心整合全校精品课程资源,面向校内外开放共享。截至目前学校立项资助各类MOOC课程近50门,已上线《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等MOOC课程16门,选课人数近20万人。学校完成了主校区综合教学楼和新校区2栋教学楼建设,新增了300多间智慧教室,完成了材化楼、地勘楼、教二楼、周口店实习基地、秭归实习实训基地及巴东野外大型综合试验场等学生实习、教学场所的维修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广大教师还充分利用新的教学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学校把握机遇,积极开展了跨国、跨校人才培养。学校与国(境)外5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同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培养本科生,设立了大学生国际交流基金。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学院的成立,中约大学的持续建设,极大促进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截止目前,学校共培养留学本科生699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乘创新型国家建设之东风,学校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国土、地矿、测绘、水利、环保、海洋、气象等行业创新发展,积极为国家“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最近,学校大力推进“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力争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立德树人标杆学校,推动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并以“以本为本”作为新征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流本科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绘制我校建设与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新蓝图。
继往开来 实践教学育英才
2004年,地学院学生在俄罗斯贝加尔裂谷腹地进行地质实习 资料图
每年暑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习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知识的源泉,重视实践教学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教学特色。学校秉承“践行悟道”的教育理念,把实践育人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几代地大人胸怀祖国人民需要,情系地质事业发展,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为祖国多找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的地质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和塑造学生精神品格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野外实践教学育人成效独树一帜。1954年建立周口店实习站,2006年秭归实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形成北戴河、周口店、秭归三大实习基地。学生在周口店野外教学基地受到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不仅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而且培养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周口店野外教学基地走出了30多位院士,已经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理科野外实践教育共享平台成员基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秭归基地获批“国家级理科野外实践教育共享平台成员基地”。如今三大实习基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师备课资料、实习指导书、讲义和教材,建立了资料室、标本室、陈列室、显微镜室、网络微机室、简易化学分析室,均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周口店基地新增野外填图用掌上终端45台,秭归基地新增野外勘查用无人机25台,为实践教学的充分开展与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也供国内外其它高校共享,美国、俄罗斯、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本科生都曾在周口店、秭归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野外联合实践教学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已建成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实践育人平台,70余个校外产学研基地、19个实验教学中心、306个本科教学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实践平台。同时在全国20多个省区建立了14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S技术地学应用基地”“钻探新技术摇篮”“应用地球物理基地”等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以及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科技部众创空间、湖北省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这些实践平台让学生深入到油田、矿山、野外地调区域以及企业生产、政府机关、事业管理、经营管理等单位一线,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通过学校、学院和学生三个层面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涵盖科技创新启航训练营、科普长廊、科技论文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使学生受到普遍的科学精神教育和基础科研能力训练;“地质技能竞赛”“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身边的化学”“虚拟投资决策大赛”等专业型活动,有效地将各学科专业的学术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大型比赛,使得一批优秀大学生脱颖而出,多次在国内外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中获奖,成效斐然。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服务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立新功。2009年以来,按照“理科贴近科学研究、工科贴近工程实际、人文社会学科贴近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思路,学校设置2个社会调查自主学习学分,组织全体二年级学生从事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思考社会问题,每年都形成千余份社会调查报告;学校派出专兼职思政教师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工作,举办社会调查报告会,评选校级优秀调查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建了“一线二红三实”立体教学模式,建设“在线课堂”,开展“红色之旅”“红色之声”主题教育活动,建设思政课“实验室”“实践基地”“实测中心”,通过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结合、育德育心结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广泛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资源服务等方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建立“地学强国梦”教学实践活动、“西部建功梦”走访调研活动、“自主创业梦”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其它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多次获评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
四十年改革壮阔,四十年足迹铿锵。今天的校园内,3000余名教师活跃在科教前沿,86个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涌动着创新活力,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65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不断输出人才。仅近十年,学校就涌现出袁复栋、陈晨、王奉宇等三位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回眸学校四十年,是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沧桑巨变的四十年,是亲历见证中国高等教育追赶超越的四十年。从改革中汲取养分、为创新提供支撑、与变革互动探索,学校在爱国奋斗中守正、在解放思想中创新,走出了一条立足地学、服务国家、争创一流的特色之路。